English

专家学者研讨世纪之交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1999-05-28 来源:光明日报 张建华 我有话说

由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哲学系主办的“世纪之交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研讨会,近日在武汉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与会者回顾和总结了本世纪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基本经验,分析了在当前的社会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提出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跨世纪发展思路。

历史经验的总结。与会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就是其不断“中国化”和“民族化”的过程。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取得了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主导地位,是由于它能够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够在同其他各种哲学思想的竞争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身,尤其在于它坚持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原则,不断地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哲学营养,并得到学理升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同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交织在一起,通过批判而与中国文化相融合,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日趋中国化和中国文化的日趋现代化。有学者认为,近二十年来的社会实践、具体科学和其他哲学思潮的一体化发展,共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其表现为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我解构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我批判、自我否定的辩证精神的重建,也表现为它对当代人类社会实践尤其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积极思考,还表现为它以益愈开放的姿态,积极地吸收现代科学的新成就,并且勇于同西方其他哲学流派和中国传统哲学展开富有成效的对话和交流。

现实状况的透析。与会者对当前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论为核心和基础的新唯物主义。围绕中国现代化道路问题的哲学分歧,产生于有些学者不承认实践的客观性因素,把人同人的实践本质分离,使价值论脱离真理论,使人学抽象化,从而脱离新唯物主义方向;而另一些学者不了解实践的能动性,把历史规律同人的实践创造活动分离,从而陷入了机械决定论。二者都是背离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有学者认为,在我们过去对唯物史观的理解中,片面地强调经济的决定作用,对社会发展背后的文化精神研究不够。过分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把社会意识仅仅看成是为社会存在服务的,造成了文化发展的滞后;有学者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当代意义在于它所蕴涵的历史进步理念是现时代人类最需要的历史信念,指出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如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社会发展理论和阶段分析学说等等,对于分析世纪之交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态势仍有巨大的回旋与伸展空间;认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为国家形式或跨国形式的资本主义占有制与世界市场体系的良性运行要求之间的矛盾;当代帝国主义仍具有较强的自我修复与治疗功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条隐蔽的历史逻辑。

当代形态的建构。如何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是学者们尤为关注的问题。有学者提出,理解和建构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形态,首先应当立足于当代大实践和大科学,以哲学方式把握人与世界关系的当代特点在实践与科学中的表现和反映,从中生发出新的理论生长点。也要批判地吸收中、西方哲学的思想资源,把握和促进人类哲学思维的未来发展。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规定是建构其当代形态的内在根据,从总体上看,马克思主义具有唯物性、辩证性、历史性、人道性、实践性等特征,其中实践性是综合系统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本性的关键;有学者认为,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一方面应确立其内在的问题域,依据时代要求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反思和回答当代世界所遇到的新问题,如全球性问题、知识经济问题、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理论、观念和信念上的指导;另一方面需要解决一个外在问题,就是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学术探讨、宣传教育和应用实践的合理机制。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